林文映:过年习俗的变与不变
  • 林文映
  • |
  • 历史春秋网



  所谓“百节年为首”,笔者执笔之际,香港各行各业放缓了节奏,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客家人与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一样,视春节为一年中最为隆重欢乐的节日。

  写过年习俗的文章已有很多很多,本文无意拾人牙慧,不妨写写客家人过年习俗的变与常。

  年二十五,是“入年架”的日子,过了元月十五的元宵节,也就“出年架”了。所谓年架,即是年假,广府人称为“收炉”。对客家风俗颇有研究的香港中医师温淞章先生认为旧时候入年架,有“官年二十三,民年二十四,水上人家年二十五”之分别。是否属实已难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年假相较于农耕时代已大大“缩水”,香港官宣的春节公众假期,更只有区区三日。

  入了年架,按照传统就要“叠埋心绪”,也就是心无杂念只做好一件事:过大年。从这一天起,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但如今从乡村迁居城市的客家人,有几个像其祖辈一丝不苟收拾屋子?用长竹扫把满屋除尘,洗晒被褥蚊帐,擦洗橱桌板凳,“交足功课”的恐怕只有少数。

  在笔者的梅州老家,记得小对候,家家户户都是自家炙制黄酒,所有的年糕、煎堆、腊肉、炸竿丸、卤鸡鸭等,都是手工制作。现在这些过年食品,随时随地可以在超市采购,方便之极,但却没有了家乡的味道,更无法慰解隐隐的乡愁。

  在粤、闽、赣的客家聚居地,黄豆是自家种的,还自磨豆腐。过年前,鱼塘放水,一是需要捉鱼制作菜肴,二是方便春节后挖取塘坭,为春耕准备肥料。看着鱼儿在网中乱蹦,可感知餐桌上的鲜味。

  小农经济时代,客家乡村的猪、鸡、鸭、鹅都是自家饲养的,虽然平时少有肉吃,过节的伙食却是比城里人更加鲜美和丰富多彩。

  听妈妈说,旧时外公外婆家过年都要宰杀一头大猪,除了自用三四十斤过年,还要馈赠亲戚朋友,走亲访友奉上二至三斤猪肉,给老丈人家的肉更是不能少。

  年三十,客家人在旧时候有个必做的“功课”:敬祖公。家家户户挑着竹箩装的三牲、斋果、酒、菜等,到祖祠祭祖。这个环节,搬到城里只能在自家居厅进行了。

  年三十当晚,一家“老嫩大细”都要换上新衣服,理发也是必须的。在香港新界的一些客家山村,至今还有大年三十用生姜符水或山涧采摘的草本植物泡水洗澡的习俗,以祈来年平安吉利。如今,多数人没有这个讲究了。

  过年贴春联、挥春的习俗依旧,笔者在印度、马来西亚、印尼,都见到当地华人仍在沿续中华文化的千年习俗。家门、客厅贴上鲜红的对联和横幅。但时过境迁,乡村谷仓贴“五谷丰登”,猪圈牛栏贴“六畜兴旺”的内容已经消失,在香港换之而起的,是“家肥屋润”、“风生水起”、“金银满屋”。

  大年初一,不可以把碗碟打碎,否则就会一年“打个不停”。如果新过门的媳妇一不小心打碎碗碟,家婆定必恶言相向。如果是小童惹了祸,大小代为念念有词“岁(碎)岁平安”。

  有些习俗其实不值得继承,譬如年初一不能扫地倒垃圾,以防把“财气”扫走。这在今天听起来就是笑话了。

  过年放炮仗的习俗在香港是消失了。1967年香港未发生暴动之前,新界乡民都有放鞭炮习惯,通常在大年初一初二在宗族祠堂拜祭,仪式结束之后会把长串炮仗挂在长竹竿上,在祠堂前空地点燃,炮竹声声,烟雾缭绕,热闹非凡。

  六七暴动之后,香港政府立例管制炮竹烟花。但港府为了亲民,亦营造歌舞升平气氛,允许各大财团赞助,农历新年在维港两岸燃放绚丽烟花。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