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客家文化节
  • 林文映
  • |
  • 历史春秋网



  新界石门上周末有一个“客家文化节”,由1926年成立的乡议局举办。据说该活动由申请到开办超过一年,准备时间不可谓不充分,但可以提升的空间很大,毕竟这是乡议局的首办。

  陈嘉敏校长是今次客家文化节的操盘手。她是青衣岛的客家原住民,从加拿大学成返港一直扎根社区,早在1988年已成为葵青区第一位女性区议员,亦是当年最年轻的议员。她看到笔者头戴客家农妇的凉帽,一身传统装束,笑说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像征客家的招牌和道具。不过,我们俩都异口同声说,“没关系,还有下次”。

  嘉敏说,“最意想不到的是,被师傅拉上台示范客家功夫之东江周家螳螂拳”。她跟师傅李天来其实只上了三堂课,但身手不凡,精神更是可嘉,全场拍烂手掌,真系“表姐你好嘢”。

  香港地生活节奏很快,平时各有各忙,所以参加客家文化节的一大开心事就是能见到众多新朋旧友,包括两岸客家联会会长江全孚,还有都是客家籍的明星郑文雅小姐、邓达智先生、凤凰卫视主持人曾静漪小姐、客家语言学家刘镇发教授等等。

  过客家节庆,重在参与互动,除了弘扬逾三百年历史的客家功夫,展示“三步箭”、“三箭摇桥”、“四板惊劲”等基本拳术套路,还有客家山歌表演、迷你麒麟扎作、茶粿作坊、客家小食摊位等,增加了互动及娱乐性。但有些环节彩排不足,如一群客家妹手执歌纸低头吟,感觉在“读山歌而不是唱山歌”。

  舞麒麟绝对是客家节庆的传统特色。客家人视麒麟为瑞兽,可化解煞气,趋吉避凶。在早期的山区乡村,舞麒麟集健身、娱乐、保卫家园及宗教仪式于一身。现时在香港新界舞麒麟,成为社区和谐以及客家身份认同的重要元素。扎作工作坊的邓肇麟在现场表示,“要制作一头麒麟,由扎作到铺纸上色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今次特意以迷你形式来进行,让市民可以浅尝体验”。

  茶粿是香港客家最流行的小食。一大班“客家厨娘”在现场作坊忙得热火朝天,凭添节庆气氛。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现场图文并茂介绍的《九大簋 - 香港客家传统饮食文化》。陈嘉敏对笔者表示,筹办今次活动最难忘的经历,是落乡请教沙头角担水坑村徐村长及几位制作九大簋嘅师傅。由于一班师傅各有各忙,所以好难约,“但系我哋好坚持”,“见到被访者愈讲愈兴奋嘅情况令我觉得非常温馨,今日能够以兄弟班制作九大簋嘅模式真系唔容易!”

  岭南大学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研究发展经理黄君健表示,客家九大簋文化已经失传,但由于近年很多人对这种饮食文化产生兴趣,再掀热潮。

  但是,据笔者粗浅的研究,九大簋不是客家独有,广府也流行。“九大簋”的“簋”,是古代用用放置食物之器皿,圆、方形状兼备,材质由木制、陶制、铜制兼有。

  簋最早在商周时期已出现,可见此器物的历史与“鼎”不遑多让。广东省三水县金本镇(今佛山市三水区)曾经出土东汉前期一座古墓,见粤人所称的“簋”,可装五至六斤米饭。九个“超大碗”,如果按当今普通人的食量,可供逾百人享用。换言之,九大簋只在宴席出现,不是家常便饭。

  至于“九大”,象征“风、云、雷、雨、海、火、水、地、天”,乃万物之最。置一桌之上,意涵丰盛且隆重。在客家传统村落的宴席,每张枱都有九款菜式,每道菜都用鸡公碗盛载,在宗族祠堂外摆数十围枱,盛大场面足以昭示客家人聚族而居、抱团兴旺的习俗。

  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客家九大簋在食材方面有其特色,概括而论就是“土法上马,就地取材”。没有牛肉,因为在农耕岁月,牛是耕民的“最佳拍档”。香港新界的九大簋没有固定菜式,而是“各处乡村各处例”,猪皮、萝卜、香菇、鸡脚、鱼鳔皆可入馔,且传承客家菜“咸、肥、香”的本色。

  今次是乡议局首次主办。但香港第一届客家文化节大约在十年前,筹划的民政事务局前局长何志平。他母亲是笔者校友,出身梅州的名门望族。我们还习惯称何局长的明星太太胡慧中为“客家媳妇”。

  何志平筹办的本港第一届“客家文化节”,有些内容是今次没有的,例如客家诗文书画艺术、客家风情的泥塑、传统乡村的炆猪肉大赛、客家文化论坛和艺术表演等,其经验及资源皆可借鉴和传承。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