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加勒比海彼岸的客家部落
  • 林文映
  • |
  • 历史春秋网

  上星期写了“一本客家字典的跨国故事”一文,提及客家辞典作者陈志明从广东移居南美的苏里南,再落户欧陆的荷兰。笔者收到海内外客家乡亲的大量反馈,其中有不少人惊叹客家人在全球五大洲四大洋“叭叭走”的能力,并问笔者能否介绍客家人在加勒比海落地生根的情况。

  笔者为此与苏里南中华会馆会长、《中华日报》前社长李学雄先生做了一次越洋电话访谈,在写此文过程中更多次互动,为笔者做校勘并提供许多珍贵图片。香港与苏里南的时差是11小时,也就是刚好“日夜颠倒”,但李会长还是在百忙中昼夜帮忙,令笔者非常感动。

  李学雄会长给笔者传来许多珍贵的资料。说起来匪夷所思,苏里南距离中国一万七千公里,但在这个南美洲边陲小国,客家人占该国总人口大约七个百分点(华人占逾一成)。走在首都巴拉马利波市中心,随处可见的中文字和华人超市,恍如置身香港新界。

  曾经是荷兰殖民地的苏里南,是南美洲华人人口占比最高的国家。苏里南是南美洲唯一一个把荷兰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更是全球唯一把客家话列为法定语言的国家。2014年,苏里南政府正式将春节定为全国法定假日。

  由客家人创建于1880年的广义堂,是南美洲最具规模、历史最悠久的华侨社团,辖有养老院、慈善机构、中文学校,发行中文报纸,甚至还开播加勒比海唯一的中文电视台。

  华人漂洋过海抵苏里南的历史,可回溯至十九世纪中叶。资料显示,第一批十八位华人以劳工合约的方式,在1853年7月2日从同属荷兰殖民地的印度尼西亚出发。在长逾三个月的航程中,有四位在途中病逝,其余十四人于1853年10月20日抵岸。合约期满时,仅有11人存活,其中八人最后返回印尼,三位自愿留下,受聘于政府担任审批劳工的翻译。此三位已能说流利当地语言的客家人,便成为最早扎根彼邦的华人。


  其后,在1858年至1870年间,大约2500名华人劳工直接从中国大陆抵埗,大部分原籍为广东省之东莞、宝安及惠阳县,均说客家话,也有一些来自福建。苏里南也因此在历史长河的流变中,形成了一个以广东惠阳、东莞、宝安客家人为主体的海外部落,当地人简称为“惠东宝”。

  香港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角度。从1865年开始,荷兰人开办的“猪仔馆”,短短五年之内便从香港招来两千多名华工,在废奴政策后为南美洲的种植园与矿场提供苦力。


  由于早期签契约者几乎没有女性,绝大部分的华工与来自印尼爪哇、东印度及当地黑奴后裔共组家庭,形成了如今的苏里南国民“鸡尾酒”原貌。譬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动“中士政变”的前总统鲍特瑟,同时拥有华人、黑人、荷兰人、印第安人、法国人的血统。曾经担任苏里南总理后又兼任总统的陈亚先,也是客家人,其父的籍贯是广东惠阳(注:惠东宝只是一个统称,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期,行政上隶属惠阳地区),母亲则是混血的克里奥尔土著人。

  当地客家人把混血土生的华人称为“半泥鸭”,华侨华人在本土出生的孩子称呼为“泥鸭”,来区分差异,可谓生动有趣。

  1949年后大陆政权易帜,来自中国本土的移民大幅减少。苏里南客家部落与祖国的亲友,除了极少数通过香港还有走动,就象是冰河时期消退后的海岛,孤悬海外独自发展。土生土长的后辈,除了仍以客家话、荷兰话为母语外,还能讲当地特有的克里奥语,以及苏里南汤加语。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从九十年代开始涌现大量新移民,除了广东,最多的是浙江、福建和海南,此外还有少数的东北人及其他省籍人士。

  李会长告诉笔者,他是从香港过埠至南美的。他和太太原籍分别是宝安、兴宁,早年移居苏里南与一直生活在彼邦的外婆团聚。他说那时候香港没有直航,要先飞13小时至荷兰,然后再飞8至9个小时才抵苏里南,另一选择是从香港飞美国再转飞。

  虽飞越万水千山,如果不是疫情,他和家人几乎每年都会返港及在大陆游走,一为商务,二是慰解思乡之情。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