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走访曾大屋的后裔
  • 林文映
  • |
  • 历史春秋网

曾大屋是香港最著名的客家大宅之一,写它的文章太多了,但对其后裔的专访,却是罕见。

在沙田客家功夫师傅李天来先生的引荐下,笔者由曾贯万的第六代孙、现任村长曾宪荣先生陪同重游,了解到许多以前未知的一些细节。

这是一座城堡式围屋,中为府第式堂横屋,正面开三门,四周楼房环绕,共有99间房,寓意长长久久。屋顶形成「走马平台」,四角耸立碉楼,枪孔处处可见,但分为两款,墙上为锁匙孔状,更楼枪孔则是长方形,皆外窄内宽,方便遇袭时攻守,且为麻石凿镶,坚硬无比。

此类建筑,在笔者故乡梅州各县,深圳和惠州交界的龙岗、坪山颇多,但在香港,却是唯一的一座,弥足珍贵。

踏入正门,访客一定会留意到「一贯世居」石刻大匾。所谓世居,寓意「世代同堂」,重在饮水思源,感怀祖德。客家人四海为家,离乡背井乃寻常事。但迁徙异域安家立业殊为不易,故勉励子孙毋忘先辈辛劳。

梅州客家圈子中有一个打趣的说法,「梅县人写得,兴宁人讲得,五华人打得」,大致上界定了这三县的民风民俗民情。但笔者后来才知道,所谓「打得」,除了功夫,还因五华人擅长打石,素有「五华阿哥硬打硬」之隆誉。

据曾宪荣村长告诉笔者,大屋由祖上曾贯万(又名曾三利)于1848年开工,历时二十年,至1867年才建成。「建材用得最多的是麻石」,耸立大门左右的石柱,十多米长,「没有接驳,一根过」,可见石材开采之不易,以及工艺之精。

正厅门前有「大夫第」木匾和「祥征万福」石匾。大屋外原来有护城河围绕整座堡垒,吊桥起落,但此情此景不再。庭院内的两口井还在。将防御抗盗、聚族而居、自给自足等因素集于一身,凸显官家气派,与新界平民化围村迥然不同。

但曾贯万其实并非出身豪门望族或是书香门第。他从梅州五华县南下香港,只是众多的出门谋生的打石客家仔之一。他在筲箕湾亚公岩开山裂石,把握了香港开埠大兴土木的黄金机遇。曾氏兄弟对当时情景留下文字记载,「今日香港,西自荷利活道西头,经西营盘至石塘嘴、蒲扶林等处,东自皇后大道东经跑马地、铜锣湾、大坑、北角、筲箕湾等地,皆为五华石匠来港打石之地」(引自《梅州日报》2004年10月10日)。
 

香港的许多经典工程,包括终审法院(前立法会)、中上环往半山走的麻石阶,薄扶林水塘,都是他供应的石材。曾贯万发达之后乐善好施,盖围村给族人居住。后人也承继此一美德,二次大战时曾给大陆逃难者遮风避雨,据说这是「曾大屋」名称的最早由来。

出生于1808年,今年是曾贯万二百一十二岁冥寿。《五华县志》的记载是「字奕贤,号鸣翱,五华水寨人」,「在香港筑池储水,供应船舶用水,后在筲箕湾开设三利商号,业务之盛,为当时全行之冠,成为港埠巨富」。
 

曾贯万生有六子,开枝散叶,后裔留在香港有之,更多的是移居美国、欧洲、南美、东南亚。曾村长说,天涯若比邻,宗亲们在Facebook建有群组,亦曾组团往粤东寻根。几经周折,还是找到了太公的出生地,五华县水寨镇一个叫员瑾的村庄。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