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最年长的书法老师!百岁客家前辈余寄抚回忆抗战时的无问西东
  • 林文映
  • |
  • 历史春秋网

  大陆数年前有一部勇夺票房冠军的电影,以中国抗战时期最大规模迁校行动的西南联大为背景。

  片名《无问西东》取自清华大学的一句歌词“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据闻主演的章子怡、黄晓明当初没看完剧本已泪流满面。

  笔者不久前采写“可能是地球上最年长的书法老师”、已逾百岁的客家前辈余寄抚,引发近千留言。笔者其实不谙书法,当日与余老交谈感受最深刻的,反而是发生在粤东的一段几乎湮没在历史尘烟中的迁校往事。

  话说这位书法老师余寄抚天资聪敏,当年没有读高一高二,竟然考上高三,就读华南中学。香港人对这所学校几乎闻所未闻,有些人甚至会误以为是位于深水埗的天主教南华中学。事实上,前者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大埔客家人李东星、郭兆华在香港创办的,后者则由天主教香港教区创办于1946年。

  因为日本侵华,“华南版的无问西东”也曾上演。为躲避纷飞战火,与西南联大的师生们有着同样的经历,广东大批的高等院校也在颠簸流离中弦歌不辍,在炮火连天的岁月延续中国教育的星星之火。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搬迁至梅州的学校包括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广州大学、岭南大学等8所高校,以及广东省立仲元中学、香港的华南中学、广州私立国光中学3所中学,共计20处办学旧址,主要分布在梅江区和兴宁市区,其馀散布于兴宁市罗浮镇、五华县岐岭镇和蕉岭县文福镇。

  余寄抚的母校,正是香港沦陷之后第一个迁徙至粤东山区复课的学校。校址设在梅县城大浪口,抗战胜利后迁至广州。1948年为迁回香港,校董事会在港督府注册后,租九龙佐敦道伟晴街一处校舍,余寄抚念念不忘的同乡兼恩师郭兆华仍为校长。

  面对日军的攻城掠地、飞机的狂轰滥炸,迁校于崇山峻岭的偏僻之地显然是最好的选择。类似华北高校辗辗转于湖南、云南,省港各院校的迁徙目的地是粤东。

  尤其是梅州,更具复校条件,因为当时战火尚未燃至梅江,相对安全,其次是作为客家重镇的梅州,有深厚的崇文重教传统。笔者的多年好友、嘉应学院客家学院院长肖文评做过考证,当年中山大学全校学生才三千多人,梅州籍的学生有五百多了。也就是说,每七个中大学生,就有一个来自梅州。

  梅州亦是无远弗届联通海外的华侨之乡。《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有记载,“梅县华侨在南洋致富后不忘乡梓,纷纷在家乡建大屋、办学校。梅县共有中学30余间、小学600余所,为全国之冠。学校本部迁到梅县后,得益于梅县优厚的办学条件,暂得安顿”。国民党元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更为校歌填词,他也是梅州大埔人。中山大学不同时期的校舍曾由诸多梅州客籍华侨捐资兴建,如张弼士堂、永芳堂。

  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一经典名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语用于形容抗战时期远在客家山地的高等院校,可谓贴切。天下闻名的客家围龙屋,在狼烟四起的岁月,竟然成为一群群怀揣教育救国梦的师生们的课堂。

  例如,中山大学是在1945年初迁校本部于梅城的。校址是“三堂四横一弄”的围龙屋。每座可供当时人数不多的一个学院使用。研究院、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先修班以及师范学院附中的部分师生都在围龙屋上课。其他学院暂驻梅城四周,譬如法学院在蕉岭路亭,农学院在五华岐岭,工学院在兴宁东坝。

  广州大学在1944年秋迁徙至兴宁的朝天围。这是典型的传统客家围龙屋,建筑面积接近四千平方米,有6厅98间房。广州大学在这里一年举办了两次招生考试。宽敞环抱的客家风格民宅、斑驳的黄土墙壁,见证了那段书声朗朗的峥嵘岁月。大门的诗联一对:诗庚棠棣怀为爱,庭长芝兰挹异芬;和气始能生瑞气,书声方可振家声。读书人,在以自己的方式救国救亡。

  余寄抚在华南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前身)。他在1948年来港,一直从事教育工作,职业生涯长逾七十个春秋,其中任职劳工子弟学校、用明学校逾三十多年,退休后在香港工联会、香港公开大学、香港书法爱好者协会担任书法教师逾四十个寒暑。

  客家学泰斗罗香林的最后一位入室弟子、香港大学马楚坚教授看了文章之后告诉笔者,余先生当年读省立文理学院,时任校长正是罗香林。笔者深深感受到,时空交错、风云际会之间,有太多的珍贵史料需要后辈去挖掘、整理和保存。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