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薪火相传,从印尼客家人历史看客家人的迁徙之旅
  • 林文映
  • |
  • 历史春秋网

  香港第五波疫情持续严重,如果说困在家中还有什么好处,那就是可以潜心阅读和整理资料。印尼客家博物馆的李世镰馆长踏入虎年寄来的“重磅”礼物 —— 重达五公斤的两本画册,终于在这几天浏览完毕。书中蕴含大量原始图文,实乃研究南洋客家的珍贵史料。

  笔者与李馆长都是同乡,认识二十多年了。他在印尼出生长大,却说一口标准的梅县松口话,令笔者对客家文化薪火相传的生命力啧啧称奇。

  印尼客家博物馆座落在雅加达的华人文化公园,依照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为蓝本,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操刀”。异国他邦有如此气势恢宏的客家建筑,殊不简单。

  揭开画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大的“亻厓”。此字是客家先民创造的,在许多中文字典找不到,释意为“我”。左为单人部首,右边是厓,崖,寓意站在悬崖之巅,面对海角天涯,勇往直前。这是客家精神的写照,亦是客家人在地球上无远弗届的原因。

  小时候在粤东故乡,笔者见到很多从南洋返乡的“番客”(华侨),问客从何来,答曰“巴城”,但一直搞不懂这是甚么地方。看了这本画册,才知巴城就是印尼首都雅加达。1602年荷兰政府成立的荷属东印度公司,把爪哇的商埠Jayakarta改名为Batavia(巴达维亚),这正是华侨称为巴城的第一个音节。

  历史资料。1619年,荷兰殖民当局首次任命巴城巨富苏鸣岗为华人领䄂,开启了在印尼实现侨领制度的先河。通过给华人商绅一些荣誉军衔,如甲必丹、玛腰等。二百多年之后,英国政府在香港吸纳华人精英辅政,正是效仿荷兰在印尼、葡萄牙在马六甲的做法。

  话说1842年英国占据香港岛后,积极发展湾仔至中上环的土地,打造 “维多利亚城”。为确保欧洲人的商业利益和优越感,殖民地政府在上市场(上环荷李活道一带)和下市场(苏杭街一带)划出华人圈,中市场(中环街市对上山坡)则为西人商住区。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华人数量急增及华人精英崛起,港英政府开始与华人精英合作,黄胜、周寿臣等都是当时的翘楚。

  迁徙是客家历史的主题,从中原沿古驿道南下赣闽粤,再从深山奔向大海。广东、福建的客家人到努山拉打群岛(即是现在的印尼)的历史,可上溯至七百多年前。古时候民间海漂的知识有限,主要是利用季候风,自北而南前往马来半岛的最佳时节是每年的一至二月,六至八月则是归航唐山的好时机。

  相比之下,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直到十七世纪初才占领雅加达,并在印尼殖民三百五十年。

  客家人移民到印尼有三个高峰期。第一次是在抗金时期,第二次是在太平天国失败之后为了逃避清兵诛杀,第三次是十九世纪中叶,荷兰殖民政府大量招募劳工。

  1279年文天祥兵败崖山,南宋灭亡之后,参加抗元的义勇军纷纷蹈海。梅县松口人卓谋带领的十多位壮汉,乘木筏由海上季候风漂流到婆罗州(印尼的加里曼丹)。卓谋也成为有史可查的定居印尼的第一位客家人。

  1407年,明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到达婆罗州,在爪哇的泗水、苏门答腊的巨港、西加的三发设立三个驿站,作为补给、保养的根据地。郑和七下西洋,留在当地的随员至少逾万人,其中包括很多客家人。

  明末清初,广东、福建一带的客家人有不少是“反清复明”的洪门(天地会)信徒。为逃避清朝官府的追捕,远渡重洋来到婆罗州开采金矿。至18世纪中叶,以梅县、兴宁、蕉岭、大埔、惠州、海陆丰为主的华人,在加里曼丹成立了20多家金矿,公司,总数发展到七万多人。

  谈印尼华侨史,有一人必提及,他就是罗芳伯(公元1738年—1795年)。据史料记载,出生在广东梅县石扇镇的罗芳伯“少负奇气,生性豪迈,行侠好义,喜结纳”。因多次乡试不中,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35岁的罗芳伯决定下南洋谋生,这在那个年代可谓“上了年纪”不轻易远游的岁数。历经风浪,他从一个叫“三发”(印尼西加里曼丹省)的地方上岸。

  公元1777年,罗芳伯与潮州人陈兰伯一起在东南亚西婆罗洲(现称西加里曼丹)成立“兰芳公司”,是一个类似荷属东印度公司,有政治色彩且拥有武装的“社团”。由于不少当地土著酋长向兰芳公司寻求保护,罗芳伯干脆在坤甸成立“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并担任元首。

  最强盛时期,兰芳共和国占据整个婆罗洲,1886年遭荷军剿灭,总共存在了110年。但作为华人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共和国,载入史册。

  印尼客家博物馆的李世镰馆长寄来的这套珍贵资料,将存放在五月落成启用的香港客家会馆,欢迎各位有兴趣者取阅。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