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松口镇
  • 林文映
  • |
  • 历史春秋网

  上星期,笔者在“从小渡口走向大江大海”专栏中,多处提到松口镇,有几位香港读者来问这是什么地方。

  相信大多数港人都不曾听过这个地名。但无人不晓得国学大师饶宗颐,祖籍正是梅县松口镇铜琶村(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在香港九龙经营逾六十载的裕华国货老板余国春、余鹏春是印尼归侨,籍贯是松口官坪村。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前主席梁亮胜,则是松口大塘村人。

  松口镇在粤、闽、赣三省的客家人当中却不陌生。作为下南洋的第一站。松口镇被广东省评为“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中国移民纪念地”,把“印度洋之路”项目最后一个纪念碑(全世界共七个,此为中国唯一的一个)落户松口。政府在码头边修建了中国大陆唯一的“移民纪念广场”。

  作为“岭南四大古镇”之一,松口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晋,其时名为东畲寨。宋代以降,客家先民陆续南迁,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处的松口,渐从驿站变成集散地,商贾多如过江之鲫。尤其是在清末民初,松口乡民与海外通邮、通航、通商不必经过嘉应州(梅城),经汕头港直达。因其繁华盖过州城,小镇曾经有“松口不认州”之盛名。从笔者同学、曾经在香港中资机构工作的李志军所拍摄的图片所见,尽管岁月沧桑,仍难掩饰小镇当年的美丽优雅。

  梅县博物馆前馆长朱迪光对笔者介绍说,松口港曾是广东内河第二大港,“明末清初期间,赣南、闽西以及粤东地区的客家人出南洋,都在此搭乘电轮至汕头,然后转乘大轮船飘洋过海抵达异国他乡”。据说在其黄金发展时期,码头每天有300多条来往船只停泊,有6000多位番客进出。

  松口人杰地灵,孕育了许多政要、巨商。叶剑英元帅母亲陈秀云也是松口镇人,祖屋德裕楼位于梅教村;泰国前总理他信、英禄是第四代泰国华裔。兄妹俩的父亲祖籍在梅州丰顺县,母亲也是松口镇梅教村,祖屋称儒林第。

  越南国父胡志明的夫人曾雪明,1905年10月生于广州,原籍也是梅州松囗。其父曾开华与宋氏三姐妹的父亲经历颇相似,数度留居美国檀香山经商,全家信奉基督教,甚为虔诚。

  祖籍松口南下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华侨实业家张榕轩、张耀轩兄弟,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棉兰市的开埠功臣,地位相当于吉隆坡开埠的惠州客家人叶亚来。在棉兰地区成为首富之后,张氏兄弟回国建了潮汕铁路。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条由华侨投资兴建的铁路。

  现在仍然活跃在南洋商界的,还有伍万通,祖籍也是松口镇南下村,是泰国第五代华裔,是开泰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开泰银行是泰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

  出生在印尼雅加达的梁世桢,是松口大力村人。其创办的印尼全宝集团,是第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现为印尼的五大地产商之一。

  “一条江水向东流,送郎送到火船头,哪有利刀能割水,哪有利刀能割愁……”一首山歌,道尽了当年客家人为讨生活漂洋过海的离愁别绪。挥泪告别,一步一回头,在旧时松口镇的火船码头几乎每天上演。松口码头斑驳的花岗岩石阶,烙印着多个世纪以来无数客家侨民匆匆走过的足迹。滚滚东流的梅江水汇入韩江,韩江则南奔注入浩瀚无垠的大海,成就了“有太阳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的蔚然大观。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