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陵,金皇陵的地标建筑
  • 王德恒
  • |
  • 历史春秋网

  元代散曲家冯子振曾作《鹦鹉曲》,咏叹《燕南八景》:

  卢沟清绝霜晨住,步落月间倚阑父。

  蓟门东直下金台,仰看楼台飞雨。

  道陵前夕照苍茫,叠翠望居庸去。

  玉泉边一派西山,太液畔秋风紧处。

  这阕词我引用过,此处又一番引用,是为了道陵。道陵是金章宗的陵墓,进入元朝成为了燕南八景之一。也看出道陵在金皇陵中的地位。也就是说道陵已经成为了地标。

  金世宗死后,金章宗因其父亲完颜允恭去世,没有了皇太子。金世宗反复权衡,立嫡孙完颜璟为皇太孙,此时完颜璟继位了。金国历史进入金章宗时代。

  当时金朝立国已超过七十年,“礼乐刑政因辽、宋旧制,杂乱无贯,章宗即位,乃更定修正,为一代法。”

  看来金章宗时期的政治清明,法度严谨,乃至后世称为“明昌之治”。

  最显眼的是金章宗时代国内的文化发展达至最高峰。

  他不单对国内文化发展加以奖励,沟通南北文化交流,而他本身赋得好诗,亦能写得一手好字,可乱宋徽宗的“瘦金体”。

  一 以皇太孙身份继位

  完颜璟,生于大定八年(1168年)七月丙戌日,小字麻达葛,因生于金莲川麻达葛山而命名。是金世宗完颜雍之孙,金显宗完颜允恭之子,母孝懿皇后徒单氏。

  大定十八年(1178年),完颜璟被封为金源郡王,开始学习女真小字及汉字经书,以进士完颜匡、司经徐孝美等为侍读。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完颜璟父亲完颜允恭去世,他被进封原王、判大兴府事。次年拜尚书右丞相,被立为皇太孙。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癸巳日,金世宗驾崩,完颜璟于同日在灵柩前继位,是为金章宗。

  次年改年号为明昌。金章宗生长于金世宗执政的“大定之治”时期,自幼对祖父的文韬武略耳濡目染,加之对儒家文化的融会贯通。登位后,在继行祖父仁政之治的同时,极力效法北魏孝文帝否定本族旧制的那种翻然改进式的全盘汉化改革,不再因循金世宗的民族本位主义作法。不断完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实现了女真族的彻底封建化。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二月,章宗刚即位,就解决了金朝的奴隶问题。当时的奴隶又称“二税户”,既要向国家纳税,又要向寺院纳租,地位最为低下,随着封建制的发展,奴隶制的存在已成为发展生产的严重障碍,经过的金章宗的努力使绝大多数的奴隶变成了平民。

  完颜璟聪慧好学,有其父的风采,他喜好文学,崇尚儒雅,因此一时名士向朝廷聚集,执政的大臣大多都有文采、学问可取,有能力的官吏和耿直的人得到了任用,政治清明,文治灿然。短短时间内,使女真社会封建化最后完成,金朝进入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发达,人口增长,府库充实,天下富庶,史家评为“宇内小康”。

  金章宗时期是金朝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明昌六年(1206年),契丹,女真汉户为7223400户,48490400人,比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增加了1623700多户,8827000多人。泰和年间人口最盛,总人口超过5600万。

  二 为何由盛转衰

  金章宗在位后期,中原地区水旱蝗灾频频发生,而黄河三次大决堤,使河道南移夺淮入海成为定局的同时,也使金朝经济一蹶不振。

  这两次大灾,中原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农民流离失所,朝廷大规模的赈灾和河防更令金朝财政雪上加霜,仅金章宗即位那年修复河堤用工四百三十余万,每工钱一百五十文,日支官钱五十文,米一升半。

  南宋权臣韩侂胄见金朝国势衰退,命吴璘之孙吴曦管理蜀地,准备北伐,金廷只好派大将汴京,抵御宋军。1206年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宋军一度收复淮北地区。但是镇守蜀地的吴曦投降金朝。八月金军南下,年底直逼长江,并且围攻襄阳。隔年吴曦被杀,四川复归南宋,至此双方有意议和。韩侂胄最后在金朝与南宋的要求下被杀,双方于泰和八年(1208年)议和,史称嘉定和议,宋尊金为伯,增加每年岁币至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及向金朝纳“犒军钱”三百万两,金朝始归还南宋失地。

  尽管胜利了,但是战争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发生了财政吃紧。更重要的是,完颜璟广揽人才,官僚机构的完善和膨胀,使得金章宗末年的官员数额比金世宗时期激增三倍,开支成为重大支出。财政上的日渐窘迫。

  为弥补财政亏空,金朝开始滥发交钞。人民就拒绝使用这种贬值的纸币,私下以铜钱交易,即便朝廷以行政命令来维持钞法,也无济于事。当时的万贯交钞只能买到一个烧饼,有一次为了发军赏,竟动用了八十四辆大车来装运交钞。

  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乙卯日,金章宗完颜璟患病,同月丙辰日在福安殿病死,时年四十一岁。 他的六个儿子都在三岁前夭折。由于他没有后嗣,所以由其叔父卫王完颜永济继位。金章宗立遗诏说:“朕尚无子,贾氏、范氏已经怀孕,即将分娩,如果两妃中生下男孩,就马上立为皇帝。”为此,完颜永济继位后立即清除李、贾、范三妃等外戚势力。

  大安元年(1209年)正月,上谥号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庙号章宗。同年二月甲申日,葬于道陵。

  三 金章宗完颜璟的贡献

  政治

  完颜璟是女真封建化的最后完成者。他废除奴隶制度。金世宗时期,只是局部解放奴隶。完颜璟即位当年,将宫籍监户原系奴婢者放为良人,解放了女真奴隶;原寺院僧道控制的契丹奴婢也悉放为良。明昌二年(1191年),更定奴诱良人法,以法律形式确认废止奴隶制和禁止诱良为奴的成果。

  完颜璟有意识地限制女真特权,先后制定了有关猛安谋克的一系列规定,例如,镇边以后放免授官格、军前怠慢罢世袭格、斗殴杀人遇赦免死罢世袭格、放老入除格、承袭程式格等等,在维护猛安谋克权益的外表下,通过法制规定在实际上削弱或废除猛安谋克女真户的特权,并淘汰了一批平庸无能的猛安谋克,从而提高了猛安谋克的整体素质。

  很重要的一件事是他尽力保护封建农业。明昌三年(1192年),完颜璟规定猛安谋克只能在冬季率属户畋猎两次,每出不过十日,此举改变了女真猛安谋克圈占猎地习武的习惯。次年,他下令将行宫禁地和围猎场所尽与民耕种。这些措施显然都是有利于封建农业经济发展的。

  而在当时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下诏旨允许蕃汉通婚。明昌二年(1191年),完颜璟同意尚书省建议,认为女真猛安谋克屯田户与当地汉户“若令递相婚姻,实国家长久安宁之计”。泰和六年,他下诏准许屯田军户与驻地居民互相通婚。通过通婚的纽带,女真民族加速了与中原汉族的融合。

  (二) 经济

  由于金朝铜少,因而铜钱无法取代纸币作为主要流通货币。金章宗时,纸币作为永久流通货币而被大量发行,加之货币屡屡更改,市民怨恨,金代币制开始陷入极度混乱之中。为此完颜璟采取了一些经济上的对策,其中之一就是铸造银锭,使其便于流通。笔者认为北京西山银矿最繁荣的时代就是从金章宗时代开始的。金章宗承定二年(1162年)以前是以锭来计量白银的,银锭重50两,这一年,开始铸造“承安宝货”,有1两至10两共5等,从此成为法定货币,这次货币的革命性变革,一度使经济繁荣。虽然后来金王朝经济又陷入极度混乱,但却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银币大量的使用就是从此时开始的。

  (三) 文化繁荣是最显眼的

  完颜璟自幼接受女真文化和汉文化的良好教育。他被封为王时,能以女真语入谢,令坚持女真传统的金世宗着实感动。但他又是金朝诸帝中受汉化最深的君主,女真族的汉化也最终在金章宗朝宣告完成。在这一方面,他起了多方面的作用。

  其一,尊崇孔子。他即位次年,就修缮曲阜孔子庙学、碧瓦廊庑,雕龙石柱,极尽壮观;还下诏全国州县各修孔庙,避孔子名讳。孔子在金朝所受尊崇已与宋朝相同。

  其二,完善科举。即位当年,完颜璟就增设经童科。明昌初,完颜璟增设制举宏词科,以待非常之士,金朝科举至此诸科齐备。故而史称:世宗、章宗之世,儒风大变,学校日盛,士人由科举而位列宰相者前后相望。

  其三,健全礼制。金章宗即位不久就修成《金纂修杂录》四百余卷。明昌六年(1195年),又编成《大金仪礼》,史称“大定、明昌其礼浸备”。与此同时,金朝开始祭祀三皇五帝和禹汤文武,表明其继承汉族王统。

  完颜璟在完备汉制方面所颁布的措施,是女真族汉化的总结,在金朝女真封建化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完颜璟禁止称女真人为“番”,本人也宛然汉家天子。他雅好汉族士人的书画作品,学得一手宋徽宗的瘦金体。他还设立书画院,命应奉翰林文字、汉人王庭筠任都监,为他鉴定王羲之、顾恺之的书画。完颜璟对汉文诗词有精深的修养,有句云:“三十六宫帘尽卷,东风无处不扬花”,诗风虽纤弱,却是有意境的佳句。

  道陵出土春雷琴

  (四) 军事作为

  北方的鞑靼诸部,对金朝长期保持着臣属关系。但自明昌六年(1195年)至承安三年(1198年),不时侵扰金朝边界。完颜璟采取攻防并举的战略。一方面派遣得力将领多次北伐,给以重创。另一方面,委派大臣督军士民夫,在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至泰州(今黑龙江洮安东北)一线,开凿绵延九百里的界濠。据考古勘测,界濠深三至四米,宽十余米,内侧还筑有墙堡,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防御工事。鞑靼诸部的南侵,虽打破了明昌承安之治的宁静,好在蒙古诸部尚未统一成为强悍善战、无坚不摧的游牧军事帝国,还未对金朝形成真正巨大的威胁。

  完颜璟对南邻宋朝始终是一心维护和平局面的,但南宋权臣韩侂胄主动挑起战端,发动开禧北伐,金朝反击,在全线获胜的有利形势下,迫使南宋订立了嘉定和议。南北两线的战争,都以金朝占上风而告终。

  四 金章宗的艺术造诣

  对于金章宗的艺术造诣,当时最为流传的是“完颜璟是宋徽宗的转世灵童” 的传说,就足以说明他的艺术造诣是非常高的。

  完颜璟生在“金莲川”,此地原名曷里浒东川,每到夏季,川中开满金莲花,远望如同金色的海洋,绵延分布于滦河上游的上都河两岸,东西长60公里,以元上都遗址所在为最宽处,约5-6公里。

  金莲川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既是水清草美的天然优良牧场,又是骑马射猎,避暑清凉的游乐场所,曾经是中国辽、金、元三代帝王的避暑胜地。所以,金世宗就觉得完颜璟会文采斐然。

  当时还有一种说法,说完颜璟是宋徽宗的“曾外孙”。南宋周密《癸辛杂识》中说,金章宗完颜璟的母亲,是宋徽宗公主的女儿。汴京陷落,宋徽宗二十一个女儿被金人掳走,为妾为娼,在北国又生八女。到底留下了多少混血外孙曾外孙,不知道,但完颜璟应该是宋朝公主所生。

  正史记载,完颜璟母亲孝懿皇后,徒单氏,因祖上勋业而为太子妃。虽非金枝败叶,亦是大家闺秀,有良好的教养,“好《诗》、《书》,尤喜《老》、《庄》,学纯淡清懿,造次心于《礼》”。

  父亲完颜允恭前面交代过,是一位大画家。“性好丹青,善画人马,学李公麟,獐鹿最工,墨竹自成一家,虽未臻神妙,亦不涉流俗。”元人王逢曰:“金家武元靖燕徼,尝诮徽宗癖花鸟。允恭不作大训方,画马却慕江都王。”

  应该说完颜璟青出于蓝。史称:“章宗聪慧,有父风,属文为学,崇尚儒雅,故一时名士辈出。”完颜璟有诗云:

  “五云金碧拱朝霞,楼阁峥嵘帝子家。

  三十六宫帘尽卷,东风无处不扬花。”

  一时之间得到广泛赞誉。有人说乾隆皇帝风雅自命,写诗四万首,却找不出这样好的句子。

  宋徽宗斋号“万琴堂”,搜罗珍藏南北名琴绝品,最为名贵的是唐代雷威所制的“春雷”。“春雷”到了完颜璟手里,更是形影不离。临终,还要挟此琴以殉葬。

  宋徽宗和金章宗两人都喜欢类似现代高尔夫球的“捶丸”游戏。《丸经》记载:“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盛以锦囊,击以彩棒,碾玉缀顶,饰金缘边,深求古人之遗製而益致其精也。”

  奇怪的是两人都宠爱姓李的女人,一个叫李师师,一个叫李师儿。

  李师儿父母为宫奴,以监户女子身份伴诸宫女读书。上课时,以青纱将老师和学生隔开。金章宗问老师,哪个女生最聪慧?老师举荐道:“有个声音特别清亮可人。”她就是李师儿,貌美性黠,狐眼善媚,大受宠幸,封为元妃。其兄弟小偷出身,而权倾朝廷,势位显赫。

  当然,两位才子皇帝最相同之处是对书画的酷爱。靖康时,宋徽宗对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当听到皇家图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宋内府名迹,几乎尽为金章宗所收。

  金章宗对宋徽宗很崇拜。周密说:“章宗凡嗜好书劄,悉效宣和,字画尤为逼真。”甚至,“闻宋徽宗以苏合油烟为墨,命购得之,墨一两黄金一觔”。

  金章宗写的“瘦金体”的确到了乱真的地步。李白《上阳台帖》后,一向视为徽宗所跋,其实是金章宗书也。现藏大英博物馆的顾恺之《女史箴图》古摹本,图卷左端,抄录《女史箴》一则,诸画谱均认定为徽宗手书,其实也是出自金章宗之手。

  《女史箴》乃西晋张华有感于皇后贾氏惑乱朝政而作。金章宗书其结尾:“欢不可以黩,宠不可以专。专实生慢,爱极则迁。致盈必损,理有固然。美者自美,翩以取尤。冶容求好,君子所雠。结恩而绝,职此之由。故曰:翼翼矜矜,福所以兴。靖恭自思,荣显所期。女史司箴,敢告庶姬。”也许是对李师儿的规劝吧。

  五 章宗朝的文学风气

  金章宗朝的文学风气,源于金章宗的热心于诗赋,“上有所好,下必共焉”,对于当日的文学繁荣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就连后宫的后妃们为了迎合金章宗的旨意,都读书为文。如钦怀皇后“知读书为文”,元妃李氏为迎台主上对文辞的爱好,也努力学习为文,颇受章宗的宠爱。《金史》卷六十四《后妃传下》曰:

  妃性慧黠,能作字.知文义;尤善侍候颜色.迎合旨意.遂大爱幸。

  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于文学之士,也极力提拔。同时章宗又十分注重文化建设,注重女真贵族子弟的汉文化教育,这对于在女真族的文化群体中营构的多元文化认同是很有意义的策略和文化教育政治行为。如《大金国志·纪年·章宗皇帝》下:

  金章宗颇好儒术.即位数年后.兴建太学.儒风盛行。学士院选五六人.充院官,谈经论道,吟哦自适。群臣中,有诗文稍工者,必籍名姓,擢居要地,庶几文物彬彬矣。(据《钦定重定大金国志·纪年·章宗皇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二十一)

  无疑,兴学施教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金章宗的“兴建太学”当然也属于此。历史地来看,章宗统治期间,既重视文学之士,又重视兴学施教,使得金源统治北方的百余年中,真正实现了“儒风盛行”,“文物彬彬”的社会文化氛围,达到了金朝的顶峰,给文人提供了更多的进身机会。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章宗学汉文化经籍典章,并未得其精华,且忽略治道,根本不顾及国运。终致金朝衰微之肇,自章宗始也。正如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论曰:

  ……然文学止于词章.不知讲明经术,为保国保民之道,以图基祚久长。又颇好浮侈,崇建宫阙。外戚小人多预政.且无志圣贤。诸多大臣.惟知奉承,不敢逆其所好。故上下皆无维持长世之策.安乐一时,此所以启大安、贞佑之弱也。

  又如《大金国志·纪年·章宗皇帝》下:

  …惜其十年以后。极意声色之娱。内外嗷嗷.机事据废,间出视朝,不过顷暂。回宫与郑寰妃、李才人、穆昭仪并马游后苑,因留宴俟月上.奏鼓吹而归,以是为常。张天贵、江渊等用事,聋瞽昏荒,朝中陈奏便宜,多不省览。亲王叛于内,边衅开于外。盗贼公行,道路充斥。边疆多事,兵连祸结矣,(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二十一)

  从上述史家的评论,可见完颜璟文化素养之一斑。可是需澄清的问题是,金章宗的文化心理有其明显的两面性。一方两,他非常热衷于汉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而另一方面,他又坚定地维护本民族传统,为挽救女真文化继续不懈地努力,以避免女真文化被汉文化彻底征服。为了振兴女真文化,金章宗曾积极提倡和推行女真语言文字,如《金史·章宗纪》载,自承安二年四月起,“亲王宜敕始用女真宁”。督促女真贵族于弟学习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在涉及女真民族传统问题上,章宗强制汉人接受女真礼俗,坚持对汉人实行剃发左衽的政策,《金史》卷十二《章宗纪》载,“上乃命公裳则朝拜,诸色人便服则皆用本朝拜”,且“诏拜礼不依本朝者罚”。也就是说,不论什么民旅,只要是着便服都必须使用女真拜礼。为了使女真人保持其传统的尚武精神,又命安抚专管猛安谋克,“教习武艺及令本土纯原风俗不敢改易”,“毋令改其本俗”。历史现实表明,章宗为挽救民族传统的种种举措,终究无法阻止女真人的全盘汉化,女真文化复兴运动终以失败告终。

  六 章宗时期的建筑和他生活状况

  金章宗的道陵成为地标型建筑,围绕着金皇陵有金章宗歇凉台,行宫等。当然,他主要的建筑还是在中都。卢沟桥虽然始建于金世宗,而完成却是金章宗时期。

  金章宗时期在中都的建筑在西山一带留存较多。这些建筑选择山势高耸,林木苍翠,有流泉飞瀑,又地僻人稀的山林间,比如说八大水院。这八大水院至今都还在。海淀区内有六处,石景山区有一处,门头沟区有一处。海淀区的六处水院,有四处位于北安河地区。沿着驻跸山、金山、阳台山一字排开,由北向南分别为:

  圣水院—现今称黄普院,院内有明遗存的明照洞、瑞云庵遗址一座。

  黄普院—位于凤凰岭风景区南侧,原为金章宗黄普院旧址,明正统二年(1437年)重建。山门的门额书“明照洞瑞云庵”。此庵坐北朝南,背依崇山,傍临深谷。山门用大块花岗石砌筑,山门右侧兀出一块天然巨石,名曰金刚石。石高约15米,向旁倾斜,悬出深谷之上,壁陡峭不可攀。石上建有一座高约2米的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金刚石塔堪称此处奇观。庵后有明照洞,是借助天然石洞开凿而成。

  瑞云庵的遗址以南,两侧深涧之间,此处地势极为开阔,空地上长有一株高大的古银杏树,奇怪的是,它的根上又复生出了一棵新树。空地上尚有残碑断碣隐没于荒草之间,这里就是妙觉寺的遗址。残破的寺院山门、天王殿、方丈院等都还存在。由此向西,经过一条深涧,有几处被当地老乡俗称为“石门”的遗迹,早期是辽代太监墓,现尚有墓塔一座。后来章宗时期新增了禅院。

  潭水院双清别墅,这是一处很有名的建筑。来源是在香山寺下,原有两股清泉,相传金章宗时称梦感泉。乾隆在泉旁石崖上题刻“双清”二字。1917年11月熊希龄在此修建别墅,因此得名。这里淡雅幽静,山泉树石顺其天然,四季景色绮丽,成为香山的“园中园”。

  泉水院——现今为玉泉山的芙蓉殿(对外不开放)。

  石景山区的一处:双水院—现今石景山的双泉村北,称为香盘院。

  门头沟区的一处:灵水院—现今为门头沟妙峰山仰山的栖隐寺。

  上述建筑当时都是他游玩的地方。

  七 后宫轶事

  完颜璟即位以前,原配蒲察氏已去世。大定末,宫籍监户女子李师儿入宫,与诸宫女向宫教张建学文辞。有宦官说她才美,劝金章宗纳其为妃。金章宗好诗文,李师儿则生性慧黠,不仅能作字,知文义,且善察言观色,大得金章宗欢心,明昌四年封为昭容,次年即进为淑妃。金章宗准备立李妃为后,却遭到大臣、台谏的一致反对,认为金朝立后,都出自徒单、唐括、蒲察、仆散、纥石烈诸大姓,李氏出身奴婢之家,不能为天下母。金章宗无奈,便在成安四年立其为元妃,尊崇与皇后相侔。

  经童出身的胥持国,柔佞有心计,因久任太子宫官,知金章宗好色,便献秘术博取好感,获得要职。他贿赂李妃左右。而李妃也正欲借重外廷,便在金章宗面前多次推誉持国,于是他便为金章宗信用,明昌五年迁为尚书右丞。于是,两人互为表里,专擅朝政,奔竞之徒争赴持国门下,其中尤以所谓胥门“十哲”最卑鄙无耻。民间传开了“经童作相,监婢为妃”的谣谚。承安三年,胥持国被御史参劾出朝,不久死于军中,但李妃兄妹却弄权如故。

  李妃之兄喜儿原先无赖为盗,累官至宣徽使、安国军节度使,金章宗赐名仁惠。其弟铁哥也做到少府监,兄弟俩倚恃李妃之势招权纳贿。一次内宴,有伶人借说凤凰四飞祥瑞各异,巧妙地向金章宗纳谏道:

  “向上飞则风调雨顺,向下飞则五谷丰登,向外飞则四国来朝,向里飞(李妃)则加官进禄。”

  金章宗知伶人所指李妃,一笑了之,却不思整饬。

  监察御史宗端修见李氏兄弟干预朝政,愤然上疏要求金章宗“远小人”,金章宗不明所指,命喜儿传问。端修直言面告喜儿道:“小人者,李仁惠兄弟。”喜儿不敢隐瞒,金章宗虽不追究端修,却依旧倚二李兄弟为左右手。

  金章宗原配蒲察氏、元妃李氏和其他妃嫔虽为金章宗生过儿子,但不到二三岁都先后夭折了。金章宗为皇位继承人发愁,几近病笃乱投医的地步。泰和八年(1208年),后宫承御贾氏和范氏都怀孕了,但金章宗等不到她们生男生女就撒手归天了。

  临死以前,金章宗留下遗诏,让元妃李氏和宦官李新喜会同平章政事完颜匡拥立皇叔卫王完颜永济为帝,此即金卫绍王。金章宗以为完颜永济老实忠厚,可以托付,所以遗诏说:“朕之内人,见有娠者两位。如其中有男,当立为储贰。如皆是男子,责可立者立之。”

  泰和八年(1208)十一月,卫绍王由武定军入朝,“是时,金章宗已感嗽疾,卫王且辞行,而章宗意留之”。“而卫王乃永蹈母弟,柔弱鲜智能,故章宗爱之。既无继嗣,而诸叔兄弟多在,章宗皆不肯立,唯欲立卫王,故于辞行留之”。

  章宗有他的如意算盘,他不过让这位皇叔代他未出世的皇嗣看守一下皇位而已。

  完颜永济史称卫绍王,是个“柔弱鲜智能”的人,故而他的同母兄完颜永蹈以谋反罪名被金章宗赐死,他却反而大受金章宗的礼遇。无论是谁,一旦登上皇位,由于家天下的诱惑,无不打算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即便才识再平庸,卫绍王也知道不能让贾氏和范氏的胎儿出世。他表面上不负金章宗重托,让平章政事仆散端与尚书左丞孙即康“护视”两孕妇。暗中他自有鬼心思。

  大安元年(1209年)二月,卫绍王即位仅两个多月,就据仆散端、孙即康奏称,下诏宣布说:承御贾氏产期已过三月,不见响动,愿先帝保全,早生皇嗣;范氏胎气有损,虽经调治,胎形已失,愿削发为尼。四月,他又下诏公布元妃李氏的罪行,指称她与其母王盻儿、宦官李新喜合谋唆使贾氏诈称怀孕,赐李妃和贾氏自尽,王盻儿和李新喜处死,李氏一家仍入官奴婢籍,其兄弟远地安置。

  尽管有堂而皇之的诏书,这却是一件冤案。其一,卫绍王的诏书也承认贾氏有妊娠反应,而金章宗晚年把全部希望都押在早生皇子上,即便李妃欲偷梁换柱、李代桃僵,贾氏岂敢与之合谋而犯欺君之罪?其二,卫绍王被杀以后,宣宗曾亲召当时近侍的宦官完颜达和实际监护贾氏的大政德,都说诏书指责暧昧无据,贾氏一事内有冤情。

  卫绍王一上来并不想杀李妃,否则完全可以在二月诏书里就“揭露”她的罪状,没有必要再做两次手脚。让李妃死的,倒是与她共受拥立遗命的完颜匡。金章宗后期,李妃干政,朝臣侧目,舆论喧腾。完颜匡在金章宗朝也算是出将入相的重臣,对此当然不会满意。因而史称他在受遗诏拥立卫绍王以后,“欲专定策功,遂构杀李氏”。杀李氏当月,完颜匡即升任尚书令,总揆百官,但当年岁末就去世了。在这一宫廷冤案中,最无辜而被牺牲掉的是贾氏。次年,卫绍王立其子胙王为皇太子。

  金章宗的愿望完全落空了。

  金章宗完颜璟在位二十年,上承金世宗太平日久,国内小康,于是考正礼乐,修订刑法,制订官制,典章制度光彩夺目,成为一伐统治的典范。又多次向群臣询问漠宣帝综合考核名实是否相符、唐代考查官员的方法,实在想超过辽、宋而与汉、唐比肩,也可说是有志于治理国家的人了。

  然而宠婢独揽朝政,继承人没有建立,疏远猜忌宗室,而传位授国又不得其人。以前所谓维持巩固到久远,只是空文,而不能被后世子孙遵用一天,金源女真从此衰落了。

  金章宗有几首诗确实写得很好。

  五云金碧拱朝霞,楼阁峥嵘帝子家。

  三十六宫帘尽卷,东风无处不扬花。

  题扇词

  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镂小钿花草斗,翠绦更结同心扣.

  金殿日长承宴久,招来暂喜清凉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退入香罗袖.

  八 卫绍王即位及断头峪

  卫绍王完颜永济得立为帝,在于金章宗末期掌握政权的诸人。“无何,章宗大渐,元妃李氏、黄门李新喜、平章政事完颜匡定策。章宗崩,匡等传遗诏,立卫王”。由是卫绍王乃得帝位。《金史》卷64《元妃李氏师儿传》也记其事:“卫王朝辞,是日,章宗力疾与之击毬,谓卫王曰:‘叔王不欲作主人,遽欲去邪?’元妃在傍,谓帝曰:‘此非轻言者。’十一月乙卯,章宗大渐,卫王未发,元妃与黄门李新喜议立卫王,使内侍潘守恒召之。宗恒颇知书,识大体,谓元妃曰:‘此大事,当与大臣议。’乃使守恒召平章政事完颜匡。匡,显宗侍读,最为旧臣,有征伐功,故独召之。匡至,遂与定策立卫王。丙辰,章宗崩,遗诏皇叔卫王即皇帝位”。

  上述记载大体与《金史·卫绍王纪》同,都是说金章宗平日就有立卫绍王为帝之意,金章宗病重,元妃李氏与黄门李新喜及完颜匡定策立卫绍王,章宗死,遂立之为帝。《金史》卷98《完颜匡传》:“十一月丙辰,章宗崩,匡受诏,立卫绍王”。叙其事较简略,但完颜匡参予拥立卫绍王为帝之事则无疑。据《金史·完颜匡传》引章宗遗诏说,立卫绍王为帝的理论依据是“有嫡立嫡,无嫡立庶”,由于金章宗死时,内宫范氏、贾氏均怀有身孕,因此,遗诏中提出拥立卫绍王为帝的条件是“已诏皇帝(指卫绍王),如其中有男当立为储贰,如皆是男子,择可立者立之”。用以保证章宗之子孙仍得掌握皇权。

  金政权内统治集团的权力之争,从金太宗之后一直在激烈进行,金章宗无子立其叔为帝之事,又成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口实。

  定策立卫绍王的实有两派势力,一是金章宗内宠元妃李氏等人,一为完颜皇族大臣完颜匡等。两派势力并不协调,都想借新皇帝即位之机扩大和巩固自己的权势,因此,内部发生了尖锐的斗争。卫绍王即位四个月后,大安元年(1209)二月,就宣布金章宗的两个怀孕宫人出现问题,范氏胎气有损,而贾氏之胎或可保存。四月,卫绍王又下诏公布贾氏怀孕是诈,实无其事,并肯定了元妃李氏和黄门李新喜在皇位继承上耍了阴谋。诏书说明了元妃李氏及其兄弟的三点罪状:第一诈称贾氏有身孕,计划取李氏之儿冒称章宗之子,以继承皇位,只是“章宗崩,谋不及己”而已;第二金章宗临危之前,李氏与提点近侍局乌古论庆寿商计,“因品藻诸王,议复不定”。是别有阴谋,直至平章政事完颜匡至,方定议拥立卫绍王;第三,金章宗无子是元妃李氏嫉妒的结果,李氏“令女巫李定奴作纸木人,鸳鸯符以事魇魅,致绝圣嗣”。经审讯,李妃等承认其事,于是在四月庚辰,赐元妃李氏自尽。其母王盼儿,黄门李新喜死刑。李氏之兄安国军节度使李喜儿、弟少府监李铁哥也如律治罪,复其监户身分,于边远地区安置监视,连坐诸人各尽其罪,承御贾氏也赐自尽。是议,《金史·卫绍王纪》:“四月庚辰,杀金章宗元妃李氏及承御贾氏。”斗争方告一段落。

  卫绍王即位之初,围绕章宗遗腹子是否存在的斗争,实际上是金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权势的斗争。在斗争中以完颜匡贵族官僚集团取得胜利而告终。

  《金史》卷64《章宗元妃李氏传》说:“或谓完颜匡欲专定策功,构致如此。”《金史·完颜匡传》中也说:“初,章宗大渐,匡与元妃俱受遗诏立卫王,匡欲专定策功,遂构杀李氏。”这是极可能的。总之,在卫绍王即帝位之初,统治集团内部进行权力斗争,应是史实。斗争之后,完颜匡被任命为尚书令,成了政治上领衔人物。平章政事为仆散端,左丞为孙即康,御史大夫张行简等,构成金政权的核心掌权集团。

  完颜匡于大安元年十二月死去,重臣为张行简、仆散端等。张行简为汉族大臣,精通封建礼仪,主要是草拟诏文、修史诸事。仆散端是女真贵族,李氏被罪前为平章政事,后拜右丞相,授世袭谋克。他才能平平,于任内无所作为。当时深得信任的是独吉思忠与承裕等人。独吉思忠女真名千家奴,大安初年由尚书右丞,进拜平章政事,蒙古兵进攻,他与参知政事承裕守边兵败,坐解职。承裕女真名胡沙,为完颜宗室,曾参加泰和间南攻之战。卫绍王即位,召为御史中丞,大安三年(1211)任参知政事,后主持金兵抵御蒙古兵的进攻,金军大败。他怯懦而无战略。

  卫绍王所用诸人才皆平平,且在政治、军事或经济上不能尽心,当然不能挽救已经衰弱的金政权。

  九 断头峪和坤后陵谜团

  断头峪在凤凰山最南端,为凤凰山诸峪之首,它的北边是康乐峪。

  1972年12月,长沟峪煤矿在断头峪建筑职工住宅楼,基建施工中发现一组石椁墓,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当即进行了现场调查:

  该墓位于断头峪西山坡,由5具石椁组成,这5具石椁成十字形,主墓及两侧两石椁东西向,主墓首尾两石椁南北向。每具石椁均由6整块两面磨光的汉白玉石板构成,石板厚10---15厘米。正中石椁长2.9米,宽1.38米,高1.26米。结构为墓穴底部放石椁底板,4框立于底板上,以单榫结合,椁盖板平放在上面。另外4石椁与主墓石椁同,尺寸略小:长2.45米,宽1.10米,高1.26米。

  主墓石椁内有一具红柏木棺,呈长方形盒状,长2.20米,宽1.25米,高0.95米,棺板厚15厘米。结构为拼接成底,盖与四壁以穿带榫铆合,榫铆间以钉钉接。

  棺外涂红漆并用银钉嵌錾花银片。前壁图案为“四角云龙纹”,中嵌火焰球,火焰上部用绿色织锦剪成圆片贴在红漆表面。棺两侧为四角云纹,中嵌云龙卷草,云龙上部亦由绿色织锦剪成圆片贴在红漆表面。后壁及棺盖为卷草纹图案银片图案边缘均由银钉钉合,烘托出银珠嵌边的效果。錾花工艺精美,图案造型浑厚有力。

  主墓中出土玉器1l件套:双股玉钗l件,长15厘米、宽1.7米;玉镯l件,外径6.9厘米、内径4厘米;玉环1件,外径2.8厘米、内径1.2厘米;长方形玉饰l件,长4.9厘米、宽3.5厘米;三角形玉饰1件,长6厘米、宽2.7厘米;风形玉饰1对,长6.5厘米、宽2.2厘米、高3厘米;透雕折枝花玉锁l件,长9厘米、宽7.2厘米;透雕折枝花玉饰一对,长14厘米、宽6.5厘米;透雕竹枝形玉饰1件,长6厘米、宽5厘米;透雕双鹤卷草纹玉饰片一件,长6厘米、宽5厘米;“政和通宝”玉钱1枚,直径2.9厘米。

  上述玉器中,双股玉钗为青白玉,其它均为光润的白玉。

  主墓淤土及残骨中残存着用于尸体防腐的水银,并有织锦残片。

  在地表曾发现辽金白瓷残片及窑具等遗物。

  以石椁下葬乃金代葬俗,出土的石椁又在大房山金陵兆域内,因此可以断定为金陵墓葬。(据《文物》1977年第六期《北京房山县发现石椁墓》。)因为在主墓的红木棺两侧以银龙装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除后妃外,即使是贵族妇女,也不能以龙作为棺表的装饰物,可见,墓主的性别是一位男性。全部墓葬是一男四女。

  所以说断头峪,是坤厚陵,那是笑谈。帝后本来是不分的,称得上是“后”只能够埋在皇陵区域内,不会埋得这么远这么险。

  坤厚陵乌林达氏的灵柩,是完颜允恭凭人力拉上去的,这里凭人力根本就不不会把一个灵柩拉上来。何况出土的还是以男性用品为主,棺是银龙棺。又是诸王兆域。很突出很显眼。

  我个人的推测,这个陵墓就是卫绍王的。他虽然被贬为王,但是刚刚在皇位上被杀,被贬。但给他在诸王兆域弄一个显眼的位置,这不奇怪。在没有确切的有文字的文物记载发现之前,这都是推测。

  我又看了一遍金陵的发掘报告,睿陵出土的“凤冠”,证明断头峪出土的“行龙石棺”肯定不是女性,有了男性也就不是坤后陵。因为坤后陵埋葬的全部是女子。

  |原文载自《大房山下金皇陵》一书,作者授权发布

  作者:王德恒,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历史春秋网常务副总编辑。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