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迷信“金石”丹药
  • 梁迎春
  • |
  • 梁迎春的博客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个性鲜明的皇帝,他聪明好胜,不拘束,也不甘人后,自我表现意识极强,统治经验丰富,可是他晚年却致力于长生不老药的研制。关于他的死众说纷纭,笔者也在纳闷,唐太宗本来较少迷信思想,他还讥笑过秦始皇、汉武帝为图长寿求神仙的事,可为何会走上迷信丹药的荒唐道路?

  首先应该承认,唐太宗对自己的缺点有时还有自知之明,贵为九五之尊是难能可贵的。在身体健康这方面,晚年的唐太宗感觉到健康状况大不如从前,气疾缠身很是严重。关于气疾,古代文献亦有记载,“戴复庵所谓心风为相近。余尝考其病由,系心肝胆三脏,有由心神虚祛与心气不宁者,有由肝气抑郁与肝气过亢者。如胆气亦由虚实证候各异。能读古人论此三脏病证者,则于其治法思过半矣。”中医认为气疾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引起的疾病,肝、脾病变引起的不适有时也归入气疾类。唐当时的医学技术发展很快,李世民的气疾越来越严重,实在是事出有因。

  唐太宗当年在辽东返回京师的途中,患上毒痈差点丧命。患上风疾的时间是在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确实感到体力难支了,眼看就要瘫痪在床一病不起了,只能每隔三日上一次朝。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任何人都会积极治疗的,何况是一国之君呢。大臣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御医们也是绞尽脑汁去研制,也不见奏效。李世民昔日驰骋疆场的威风不再,内心很是苦恼,思想也在转变。从服用御医正规研制的药物,到大量服用方土炼制的“金石”之药,可见他求生的本能,希图长寿的迫切心理,更可见他踏上迷信“金石”丹药道路的荒唐转变,是如此之快。可就算这样,纵然也是不见疗效。

  那么,气疾一症真的发病迅速,且在唐朝没有治疗之良药吗?《南史·徐摛传》载,“摛不获朝謁,因感气疾而卒。”《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载“吾近日气疾作,实不能行。”元代名医朱丹溪认为,胡椒性燥,大伤脾胃肺气,久则气大伤,凡病气疾人,益大其祸也。由此可见,凡肺气虚弱之人,皆不宜多吃常吃胡椒。气疾病在唐朝确实是很棘手,相当于不治之症,大唐的皇宫尚且头疼,想必民间百姓更是深受其苦。

  可问题在于,李世民为何会患上气疾病,他是因为常吃胡椒引起的吗?事实上,李世民早期提倡节俭,早餐甚是简单,经常吃一种名为“胡辣汤”的吃食;出征打仗,大锅炖羊肉汤,也总是放入胡椒,借以提升口味;李世民身体还有个小毛病,就是经常拉痢疾,他总是食用胡椒来调整脾胃系统,也理所当然的事。以笔者之临床经验,李世民先患毒痈,然后患上气疾,是有前因后果的。那么,风疾乘虚而入,岂不是很正常的事。这对于危在旦夕的李世民来说,可是是雪上加霜,求生的欲望使他做出了不寻常的决定。

  偏在此时出现一个外来的和尚罗迩娑婆,也就是这个祖国天竺国被灭的和尚,怀着亡国的仇恨心理被虏到唐朝。罗迩娑婆自称活了二百多岁,能自配金石秘剂,太宗听闻喜出望外,当即请他配制延年之药。谁知太宗服下金石秘剂,病情并不见好转,亦有加剧之苗头。可太宗仍然存有一丝侥幸心理,把自己的病完全交给了罗迩娑婆,这个外来的和尚也完全将太宗送上了不归路,在贞观二十二年春去世。

  笔者曾考证过唐朝皇帝及官员当时的情况,在贞观二十一年到贞观二十二年,唐朝一些重要大臣相继去世,如高士廉、马周、房玄龄、李靖等,这是不是都跟服用长生不老药有关呢,他们会不会以身来试死呢?为了大唐的江山,为了皇帝的健康,我想大臣们是有可能这么做的。可这毕竟只是猜测,但却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昔日的唐朝,气疾猛于虎。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