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避暑也分三六九等
  • 陆弃
  • |
  • 历史春秋网

  众所周知,电扇与空调,是最好的消暑电器。但电扇与空调,是现代文明的产物,电扇发明不到二百年,空调的发明也才一百多年。那么,在没有电扇与空调的漫长古代,人们是怎么度过炎势的夏天的呢?

富人办法多,多种方法避暑热

  在没有电扇和空调的时代,对于富人来说,有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到不热的地方去避暑。最鲜明的一个例子就是咸丰皇帝,在承德建了一个避暑山庄,每年夏天就要到那里去避暑。其实别的富人们,虽然不像皇帝那样有那么大的实力,但也可以通过迁移暂时度过炎热。现在的富人们,不是冬到三亚,夏到东北避暑吗?古人也懂得这个道理。

  第二种方法是自建“凉亭”,在“凉亭”里休息。方法是将水利用水车引到宫殿顶上去,然后水流再顺着屋檐飞泄而下,形成人造瀑布,在人造瀑布里面生活,凉风阵阵,避暑消热最好了。当然,这得有巨大的经济实力才可能办到。唐朝时就有“自雨亭”,是御史大夫王鉷所建,“当夏处之,凛若高秋”,防暑效果很好。

  第三种办法是雇人扇扇子,古时虽没有电风扇,但有人工的扇子。不管是皇帝还是贵族地主,都会雇佣丫环佣人,在旁边打着扇子。这种方法是纯人工作业。富人是舒服了,但劳动的人累够伧。

  第四种办法是冰块降温,食用“寒食”。古代其实也是有冰箱的,只不过这种冰箱不是用电的,而是提前在冬天将冰块储存在冰窖里,夏天再取出食用。唐朝的杨贵妃,还用大量的冰块环绕大厅,这种避暑效果很好,但费用很高,除非官家可以享用。负责管理冰块的官员,叫做“凌人”,古代的冰箱,叫做冰鉴。所以古代也是可以食用冰镇水果与冰镇果酒的。世界上最早的“冰淇淋”,是中国人发明的。清朝有十八座冰窖,专借皇家使用。

  第五种办法是使用消暑用具。比如古代的富人们夏天睡觉,用瓷枕和石枕,宋代诗人张耒曾经做诗《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中说:“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可见其防暑效果不错。

  第六种方法是穿用材质透气、轻盈的衣服,可以起到消减暑热的效果。当然这也是富人才能办到的,穷人衣服没有几件,就无法挑剔了。

  第七种方法是挖深井采集凉气。三国时期曹操就造了“冰井台”,通过挖深井采集冷气。据说这个冰井台就像一个大冷库,夏天之时可以有凉气从井里冒出,而冬天有暖热的气奔出。就象空调一样,可以调节室内温度。

穷人无奈何:强忍暑热盼秋来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富人们小日子是过得舒舒服服的。虽然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大多数的事情,还是金钱能够摆平的。穷人则不同,面对炎火夏热,基本靠忍字工夫,盼着炎炎的夏天快点过去,等到秋天就凉快了。

  当然,穷人也有穷人的避暑方法。

  第一种,河里洗澡。这是最好的避暑方法了,用水降温,物美价廉,又没人收水费。所以有“水条件”的地方,基本上避暑就靠水了。

  第二种,树荫扇扇。扇子是物美价廉的消暑用品,穷人也买得起。实在买不起,弄片树叶子也可当扇扇子用。炎热的夏季,尽量在树荫下,不直接让太阳曝晒,熬过夏天就好了。

  第三种,心理疗法。俗话说“心静自然凉”,静下心来,还真的就没有那么热了。白居易有一首《消暑》诗这样写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第四种是选择低温处避暑。穷人虽然不像富人那样建个避暑山庄,建个凉亭使用,但也可以因陋就简,自行选择低温的地方。有大树的地方在树下搭个简单的凉棚,有山的地方钻到山脚下的洞穴里去,黄土高原也可以挖个地窖窑洞,这里都是阴凉、低温所在,可以避暑。

  当然,如果遇到无法避暑的情况,穷人可就受了罪了,弄不好有中暑的危险,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古代和现代一个理,外面作业的工匠,田里劳作的农民,因罪受惩的罪犯,都无法避暑,著名大词人苏东坡,就是因为被流放,回京的路上中暑热死了。另一位大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上任途中也中暑生病而亡。还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最后也因中暑而病逝。可别瞧不起暑热,稍有不慎,人体是禁不住高温折磨的。

古人中暑怎么办,抢救极时得当可活命

  富人有富人的办法,穷人有穷人的办法,但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免不了在夏天中暑。大文豪苏东坡、金石专家赵时诚、大将军郑成功,这三位都不能算是穷人,都最后都中暑而逝。古人中暑怎么办?答案就两个:一个抢救极时、得当,可保活命;一是抢救不及时,不得当,命丧黄泉。

  上面说的苏东坡、赵明诚、郑成功就是个反面例子。苏东坡被流放海南,本来就年老多病,遇到夏天朝廷大赦,本来是件高兴的事。但他归心似箭,不幸中暑。家里人根本就没有抢救,不仓促离世了;赵明诚急着去见皇帝,时间正值酷暑季节,不幸中暑。也是来不及抢救,没有遇上良医,从而去世;郑成功中暑,倒是有中医在场抢救,但这个中医是个庸医,确诊是中暑,但没有下好药,没有抢救得过来。“投以凉剂,是晚而殂”。

  清代的大诗人、大作家袁枚,也曾经中暑。中暑后家里有请来了吕医生。这个吕医生是个庸医,给袁枚开药服用后,袁枚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病情更加严重,奄奄一息的样子。袁枚命不该绝,此时正好有一个好朋友赵黎村来访,而赵黎村是个高明的医家,一看就知道袁枚中暑后用药不对,改用自己开的药方,结果救了袁枚一命。袁枚赋诗赠曰:“活我自知缘有旧,君离转恐病难消”。可见中暑在古代是可以治好的,只不过看谁治,怎么治。

  科学的进步,使暑热不再是个难题,现代的普通人,也可使用电扇、空调,在夏天吃上冰凉的西瓜,喝上冰镇啤酒,这是连古代的帝王也享受不到的生活呢。(陆弃)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