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之刘伶
  • 林炎清秋
  • |
  • 历史春秋网

  和竹林七贤里面的一众帅哥相比,刘伶长得真是太寒碜了,《世说新语》是这样描写刘伶的:“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他身材矮小,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四吧,相貌丑陋也就罢了,还不太精神,一副邋遢懒散,吊儿郎当的样子。

  刘伶特别喜欢饮酒,不,是酗酒,但他个性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和嵇康等人性情相投,因此加入了七贤的行列。

  刘伶嗜酒如命,醉酒后喜欢在家里裸奔,一天恰巧有客人来拜访刘伶,见他如此不堪,就嘲笑他:“你也是礼教中人,有失体统。”刘伶却理直气壮,不以为然:“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裳,你怎么跑到我裤子里来了?”其放荡不羁的性格让人哭笑不得。

  当然,刘伶也有可爱的一面,一次他喝醉和人发生矛盾,对方见他弱小,要打他,刘伶并不害怕,从容不迫地说:“我身体如鸡肋,哪里有地方安放老兄的拳头?”对方听了,哈哈大笑,双方冰释前嫌。关键时刻,刘伶用智慧化解了一场危机。

  敦诚在悼念曹雪芹的诗句中有一句为: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插葬刘伶,说的是曹雪芹和刘伶都无拘无束,礼教无法束缚他们。诗中呈现这样一幅画面:刘伶坐在车子上,车上放着一坛酒,他边喝酒边对仆人说:“锄头随时拿着啊,你们就这样拉着我没有目的走吧,如果有一天我喝酒喝死了,你们把我就地埋了就可以啦!”言语看似随意,轻描淡写,其中酸楚和无奈,无人能懂。

  刘伶被世人称为醉仙。刘伶与杜康,一个酒仙,一个酿酒大师,传说还有一段趣闻,杜康开了一个酒店,很高调的在酒店门口贴了一幅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刘伶路过,看了对联后,禁不住要挑战一下,进了酒店,三杯下肚,果真就醉倒了,他跌跌撞撞地回了家,一头扎到床上长醉不起。家人以为他死了,买了棺材建了墓地。

  三年后,杜康到刘伶家要酒钱,刘伶的妻子看到杜康,非常气愤的责问:“你的酒都喝死人了还好意思要钱?”杜康笑道:“刘伶并未真死,是醉过去了。”他们到了墓地,打开棺材,此时的刘伶醉意全消,苏醒过来了,他睁开睡眼,嘴里还不住的唠叨:“好酒,好酒!”。至今,“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还在民间流传。其实,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物编纂在一起,无非是一场名人效应的商品营销。杜康是当时的名酒,曹操有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和著名的杜康齐名,刘伶自然有其非凡之处。

  民间还有个传说,讲刘伶本是王母娘娘的书童,因为醉酒打翻王母娘娘的花瓶,被贬下凡,后来又派杜康下界把在人间恋酒的刘伶带回了天庭。

  刘伶也是个文采斐然的文人,经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之块垒”,他乘兴作诗,在《酒德颂》中吟出了:“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刘伶一生只做了一个小官,他主张“无为而化”,被斥为无益之策,后来罢了官,嗜酒寿终。乱世得以苟全性命而寿终,也算比较幸运了。

  竹林七贤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都是名士,是当时的精英阶层,是推动社会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有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理想,无奈时局动荡,宦官乱政,外戚当道,他们也从未得到朝廷的重视,他们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因为太优秀遭到厄运,于是,他们避谈政治,选择隐士生活,以此追求自身精神境界的解脱,这时候,酒精无疑是最好的麻醉剂,只有这样,灵魂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他们的行为在外人看来是看破红尘,是境界高远,是豁达人生,其实不然,这都是表象,他们放荡不羁的背后是忍辱偷生的苦痛,酒醉不醒也是苟活于世的逃避。

  刘伶看清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完美,选择在污浊的社会中独善其身,他用沉醉不醒,保留了生命的纯洁和心灵的纯粹,或者,他才是那个时代里,一直醒着的人。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