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恒:战国燕文化华夷之辨,二龙湖遗址发掘现场还原历史真相
  • 王德恒
  • |
  • 历史春秋网

  由于历史知识的普及,人们都知道燕太子丹和荆轲协商刺杀秦始皇的事情是发生在东北。许多人认为燕太子丹到达的辽宁沈阳,一带就是中原文化向东北发展的极限了。但依然认为东北和中原的文明之间还是蛮夷之族和中原文明之间的关系。实则不然,应该说作为中原文化构成一部分的燕文化,比较早的就进入了东北平原,进入到了吉林省而且留下浓郁的痕迹。

战国燕文化华夷之辨,二龙湖遗址发掘现场还原历史真相

  这就是二龙湖遗址。

  这处遗址位于梨树县石岭乡二龙山村北1.5公里岗阜上,一条半月形山岭余脉环抱。

  城址平面呈正方形,面积有三万余平方米。城墙由黄土夹砂石堆砌而成。有角楼和瓮城,城内北部正中有夯土高台。

  确定它是燕国城市,是城址内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铁镬、铁质马具,铜箭头及陶釜、罐、尊等器物,还有绳纹的板瓦和筒瓦等建筑构件。

  目前这座遗址是东北地区燕文化的最北的城址。在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俯瞰城址平面呈方形,城垣是土石堆筑,周长七百多米。城址西北部被破坏,其余部分尚存城垣。北墙长大约二百米,残存东端的七十多米。东墙南墙和北墙差不多,南墙正中有一门址。城墙现存高度l~3.5米,基宽12~15米,上宽l米至3米不等。出土遗物有绳纹泥质灰陶片、夹砂红褐陶片、铁镰、马镳、铜镞、泥质灰陶豆、瓦、瓦当等。

  这座古城遗址的发现是当地老百姓提供的线索。

  1983年,当时吉林省大规模开展文物普查工作,工作人员在距离此地10公里远处考察一座清代修建的赫尔苏古城时,一些屯子的人们向他们说:这里不远还有一个三面被大土墙包围着的大院子,可能也是个文物。文物普查人员立即赶到这 里,发现这三个大土墙就是用砖土夯起的古城墙,距离地面约有三四米高。

战国燕文化华夷之辨,二龙湖遗址发掘现场还原历史真相

  认为古城所建的年代应在金、唐、宋时期。 很快此处被列为梨树县文物保护单位。因城址坐落在当地二龙湖水库大坝南面山头之上,古城被定名为二龙湖古城遗址。

  1985年,一个很大的啤酒厂在龙湖古城遗址内破土动工,施工人员在挖地基时发现了大量的已经破碎的瓦片。

  此时,某部队的一位营参谋长也在附近施工,他对这些瓦片很感兴趣,便收集了一部分。同年,这位营参谋长转业后被分配 到四平市文物管理部门,他将这些支离破碎的瓦片交给了在这里实习的吉林大学的教授。他们经过研究后表示,这些碎瓦片年 代相当久远,很有历史价值。后来证明远至战国。

  1986年后出土了陶、瓮、镰刀等器具。经过吉林大学著名文物专家李云教授认定,这些文物确切的年代应为战国晚期。

  古城西南角,是那处城门的遗址,这里已看不出丝毫古城门的迹 象,只是一个被乱草填满的大缺口,现在已成为一户村人院子的一角。整个古城只有一个城门确实很少见,这也是工作人员正在研究的课题之一。

  古城接近于正方形,它的周长为800米,应该说这是一个面积达到数万平方米的古城遗址。对于城墙上下宽度,工作人员得出的数据是底部地基宽为18-20米,上部宽为3-4米,这样 的古城墙对于防御外敌是很有帮助的。

  现存的古城墙断断续续只有两面多一点,但由于附近居民人口不断增加,住房、占地、修路与文物保护时时发生冲突,很多村民不能按照文物保护的相关条例保护古城墙。 很多村民在建房时紧贴着城墙,更有甚者直接将古城墙推倒,在遗址内建房;近几年,陆续开始的修路工程也将一部分城墙拆 毁,这些都使得本已历经千年沧桑的古城墙雪上加霜、满目疮痍,实在令人痛心。

  本可以看到的城墙虽已遭到破坏,不过埋藏在地下的相当一部分遗迹仍可以向我们述说千年前城内居民的生活状况。 在这座占地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的古城内,工作人员已经将古城东南角3200平方米面积的遗址挖掘整理完毕,并从其中清理 出14座民房的残迹。

  在一个个已被工作人员整理过的遗址现场,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几处当年居民生活的房子的遗迹,因为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屋内都有一个高出地面的灶台。通过断开的地基可以看到房子的门朝向正南方。这是一个非常简陋而且低矮 的小房子,地面并没有经过防潮处理,而且很不平正;房顶是两坡水式结构,四面有立柱,完全看不到砖瓦、都是土泥墙;在屋子的左侧有一个略微高出地面的灶台,比在农村所用的灶台小很多,墙角还有一个存水用的瓮,屋内摆设仅此而已。在整理出的14处民房残迹中,基本机构、屋内摆设大体如上所述,其中面积最大的40平方米,最小的20 平方米。

出土器具

  尽管生活在二龙湖古城遗址的居民住房条件并不算好,但是他们的生活用品确是极大丰富,我们从考古现场发掘出来 的各种器具中便可略知一二。在由工作人员临时设置的一个小型展室内,我们大开眼界,这些从地下挖出的当时居民生活、生产工具品种极多。其中出土的一件叫甑的器具,作用其实很简单,相当于我们现在使用的笼屉 ,蒸东西用的,属于当时的生活用品。和甑同时出土的还有包括罐、盆、钵等,他们各有用处,大多是用泥沙烧制而成。

  此外,在二龙湖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生产用具,如镰、锄、镐它们大多被用来耕种时使用。更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在发 掘的工具中还出现了凿子、锛子等木工工具和相当精致的渔钩、网锥等。据介绍,这些工具大多使用于战国时期,在当时少数 民族聚居地带的使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农业、渔业的发展。(王德恒)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