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创办明窗出版社,出版倪匡《卫斯理》系列确定出版界地位
  • 沈西城
  • |
  • 历史春秋网

  明窗出版社是继环球后又一大出版社,老板金庸,它的创办非经精心策划,而是出自偶然。六十年代末,明河社创立,虽曰社,规模有限,仅出版金庸武侠小说?金庸小说初由邝拾记辑成小开本发行,销路甚广。后又由三育代理,数量更大,引起金庸注意,何不办家出版社,肥水不流别人田,钞票尽入己彀中。于是邀老朋友许国(哈公)主其事,出任明河社社长,精心策划,安排王司马插图,扉页添彩色古画,益显清雅。 小说出版,各发行争相取货,机不可失,许国即改条件,近乎严苛,先是折扣高至八折或九折,后更进一步,要先钱后货,书商无不叫苦连天,可金庸小说独领风骚,只好引颈就戮,且为能先抢得小说为荣,炫耀于同侪。许国文章尖刻,鬼点子尤多,一日,跟助手吴志标闲谈,一斗在手,聊到副刊。吴志标道:「除了查先生的社论外,副刊也有不少读者,尤其小说,倪匡的、余过的,林燕妮的、江之南的,都大受欢迎。另外,黄霑的散文、董千里的项庄舞剑,都是捧场对象,全为读者精神食粮。」许国喷口烟,灵机一触:「阿标叔,不如我们另办一个出版社吧!」于是向金庸陈词,列出计划:(一)副刊小说大受欢迎,大可编集成书。(二)报纸有不少剩纸,弃之可惜,以之印书,不害本钱。(三)排版稍改,便可印刷成书。金庸何许人也,一流生意也,看到计划,暗暗欢喜,天下既有不花钱而能赚的生意,何乐不为,拍板成事。金庸喜欢「明」字,明报、明周、明河,不妨来个明窗,明窗净几,雅意盎然,于是便有明窗,许国出任主编,吴志标辅之。问彪哥明窗成立日期,年代久远,含糊不清,倒是年已八十五的蔡诗人炎培灵巧剔透,说是七八年,因他有一本诗集《小诗三章》乃当年明窗出版。

  明窗成立后,有序出书,其中倪匡的卫斯理小说,销路最广,尤其是《老猫》、《眼睛》、《头发》等书,一版再版以至十几版,为明窗打下巩固基础。卫斯理能够出版,有一段故事,话说出版此书,要得倪匡首肯,当不反对,俟到编辑后 ,才发现剪稿不全,如何出版?追问倪匡,只写不存,出版程序步入迷宫。可幸皇天不负有心人,正当踌躇之际,天降喜讯,诗人温乃坚人去信报馆说手边有卫斯理小说所有剪报,可免费供给。喜出望外,卫斯理遂成书。问过倪匡是否真有其事?倪匡道:「真的真的,没有温先生,没有卫斯理!」问可有酬答?只赠签名本并一顿饭。卫斯理为明窗打响招牌,其他小说陆续出版,林燕妮的小说是继倪匡最畅销的作品,黄霑、江之南也不遑多让,明窗渐成皇牌,不过仍不及环球。环球基本上每日出书,数目之大、种类之多,明窗远远瞠乎其后,只可屈居亚席。千禧年后,老店环球衰跌,新兴博益亦告结业,昔日有名出版社只剩明窗,却是前路茫茫不好走。

  说明窗,不能不提两位作家,一是余过(潘粤生)的《四人夜话》,故事用法国人说的、英国人说的、日本人说的一形式来开展,其实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内容诡秘迷离,文笔流畅,雅俗共赏。不妨以《完结》一书为例——「 日本人说的:他的视线无意中和她接触了一起,这女人就像磁石一般,强力地吸着他的眼睛……」乍看,甚有金庸文风,因而不少人以为是金庸化名所写。余过追随金庸有年,是其大弟子,耳濡目染,文笔因而有金风。《四人夜话》结集,销路鬯顺,成卫斯理后,另一名牌。其次是古镇煌,原名黄牧,专注于趣味性的杂文,教人投资美金、股票、邮票,倡导享受美酒佳肴。他是我的好朋友,曾授我投资之道。五十余岁已告退休,享受人生,古镇煌的投资系列,乃为明窗另一畅销系列。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