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客家山歌面临“危急存亡”关头,重视传承,不应忽略独特文化
  • 林文映
  • |
  • 历史春秋网

  香港的粤语流行金曲唱遍全球华埠,但听过“港版客家山歌”的年轻一代,相信不会太多。

  疫情正趋缓和,歇业三年的香港各个旅行社,生意又开始热闹起来。笔者最近接到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其至远在荷兰、比利时的客家乡亲预告,阔别已久,近月要取道香港返大陆探亲访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笔者欣喜之际,突然有位老华侨问,你会唱山歌吗?回到故乡,最希望听到客家山歌,那是童年记忆,无论身在何方,外祖母吟唱的乡谣一直萦绕心头。

  还有一位最近移民北美的香港朋友程先生告诉笔者,儿时有一段难忘记忆,“从八仙岭北麓走过七木桥,行至鹿颈、南涌。因为下山,风景豁然开阔,梯田上遍布金黄色稻花,迎风摆动”、“几位客家妇女在唱山歌,十分悦耳动听,留下深刻印象”

  他感叹,“阔别约20年之后,上下七木桥成了废墟,当年的梯田杂草丛生。鹿颈、南涌,也剩下几家靠近马路的人家,我虽然不是客家人,但看见这前景也颇黯然”。笔者理解,这就是淡淡的却不容易从心底抺去的乡愁。

  所幸的是,越来越多有心有力的商社与志愿者,正在为传承客家文化而努力。位于新界东北的荔枝窝故事馆,得到商界资助得以设立,请了80多名村民口述历史,更能欣赏村民演唱客家山歌。

  欧洲荷兰乡亲来香港客家会馆交流,有位老华侨问,你会唱山歌吗?希望听到客家山歌。

  客家人演唱山歌,通常是触景生情、即兴创作,题材则是信手拈来,耕种劳作、放牛犁田、农闲歇息,皆可纵情放歌。唱词没有固定格式,也没有一定的曲谱,都是清唱,无乐器伴奏。这在中华民间歌艺中显得非常特别。

  爱情是山歌永恒的主题之一,“阿哥有情妹有情,两人牵手去拜神”,代表昔日婚恋生活不仅要情投意合,亦需神灵祝福,方可谈婚论嫁。

  在香港,还会唱山歌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公公、婆婆。老一辈的人是听着山歌长大的,山间田野处处有人唱山歌。有时候,漫山遍野的山歌声连成一片,好不热闹。现在除了一些因工作需要的礼仪小姐或职业导游,年轻一辈能唱山歌的可谓凤毛麟角。

  “很多人唱着唱着就没了。”纵使开班收徒,学生也多为年长者。笔者的梅州同乡、对本港客家山歌深有研究的香港演艺学院博士张国雄就曾感叹,“待这班老人家辞别人世,后人或许只能通过录音找寻客家山歌在香港存在的印记”。

  张国雄邂逅“港版客家山歌”有点“偶然”。他在外婆葬礼上首次听到母亲唱哭丧的民谣,当即萌生研究本港传统民谣的念头,然而当时并未付诸行动。2000年,英籍历史学家、皇家亚洲学会(香港分会)前会长夏思义博士(Dr. Patrick Hase)到香港演艺学院讲课。令张国雄深感惊讶的是,这位来自欧陆的“鬼佬”,居然搜集整理了本港的客家话和围头话歌谣。“当时我就在想,为何我们需要一个外国人来介绍自己的文化”,“身为香港客家人,我要搜集和整理本地的客家歌谣,只因这种文化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倘若不加以留存,便会彻底消失”。

  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开始,香港新界各区从农地慢慢转变为市区。这个时期也是本港客家山歌由盛转衰的分水岭。由于城市化步伐加快,港府大规模发展新市镇,以应付急速的人口增长,荃湾、大埔、元朗、沙田等地,从农田鱼塘河汊星罗棋布,发展到高厦林立,车水马龙。原住客家居民放弃的不仅是传统乡村,还有唱山歌的习俗。

  前些年,大埔社区中心有热心者搭建“以歌会友”的平台,重新燃点乡亲们唱山歌的热诚。有一位名叫刘福娇的参与者表示,除了唱家乡深圳布吉的山歌,还学会唱本港风格的“五句板山歌”和“九龙山歌”。由于歌艺出众,被冠以“歌后” 称号,经常受邀在不同场合表演山歌,或参与电视制作。

  香港版与内地的客家山歌有何不同之处,张国雄有此阐释,“香港客家山歌在曲调结构和落点呼吸上都与广东省其他地区的客家山歌有明显不同,且客家人移居至香港后,他们所唱的山歌早已与本地文化融为一体,成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

  根据笔者的粗浅了解,闽西、赣南、粤东的客家山歌,从源流上来说,同宗共脉。例如,旧属汀州府的福建长汀、上杭、武平、永定、 宁化、清流、明溪、连城等客家聚居地的山歌,与深圳、香港并无二致。但广东沿海地区的客家山歌,包括大鹏、盐田、沙头角、观澜、布吉、坪山,靠近广府,吸收了粤曲、疍家渔歌等元素。与笔者故乡的梅州相比,相似之中又各有特色。地处崇山峻岭,梅州山歌更高昂激越,而地处滨海的港深山歌则更趋舒缓婉转。

  香港和深圳在清朝时期同属宝安县,两地的客家话“同声同气”,习俗亦相同。但有目共睹的是,深圳的政府部门比香港更加重视民风民俗的整理和保育。例如1990年编印出版的《深圳民间歌谣》,客家山歌占了90%篇幅。

  所幸的是,近年来香港文化保育的意识逐渐觉醒。山歌是渐行渐远的香港客家生活的缩影,是老香港的乡村记忆。但愿在各界的努力下,客家山歌不会在本港失传。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