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聚族而居,“族必有祠”,香港究竟有多少客家祠堂?
  • 林文映
  • |
  • 历史春秋网

  在香港行山走村,尤其在新界,一定会遇见大大小小的祠堂。

  在传统客家村落,居民聚族而居,“族必有祠”。

  有的气派堂皇,有的显得简陋,但初心都是一样的,就是同宗认祖,感念祖德。祠堂是宗族的象征和图腾,除了用来祭祀祖先,亦是族人议事聚会之所。祠堂不仅是联系族人的纽带,亦是记录宗族源流,对访客展示峥嵘岁月的重要窗口。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肖文评教授认为,客家人每年择日在祠堂举行祭祖仪式,一为表达崇祖敬宗之情,祈得到祖先庇佑,二则希望通过祭祖维系族人感情,增强宗族凝聚力。

  旧时候,客家人的祠堂有点像欧美的教堂,是举行婚嫁仪式的重要场所。按照客家乡村的传统,结婚不仅是个人之事,亦关乎全族,因为婚姻与传宗接代、香火兴旺密不可分。据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佑周介绍,在闽西一些地区,正月初一或元宵佳节,新婚夫妻要聚在祠堂前,由一个有福有寿有威望的族长手拿打面木槌,逐一轻轻敲打新人左右肩,边敲打,边讲些新婚美满、白头到老的祝福语。此习俗在香港应该是见不到了。

  与结婚同理,客家人添丁生子,也被认为与祖先有关,因此要在祠堂举行活动。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研究员周云水认为,在梅州市兴宁地区,盛行在祠堂“响丁”又叫“上灯”的习俗。客家话中,灯与丁同音,上灯亦即添丁。

  汉族设祠堂的历史悠久,但可能以客家民系最为执着。客家人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迁徒的历史,先民们无论飘泊海角天涯,安营扎寨、恳荒拓植时,首要任务就是安置好祖先的牌位,如同飘泊的船,停靠时总需要锚,心中才能踏实。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弹丸之地的香港,有三百多个客家村,祠堂随处可见的原因。香港政府教育局编撰的小学常识科,有一小节就专门讲解《祠堂的由来》。

  香港地较有规模的祠堂,通常有三个厅房: 门厅、正厅及祠厅。厅房之间设有客家人称为“天井”的庭院,作通风及采光之用。祠堂记录着家族的事迹与传统,亦凸显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文化特色。走访这些大型祠堂,不难发现香港与大陆在传承客家文化的内在联系。以笔者家乡梅州的寿山公祠为例,建于康熙时期的1697年,为明末清初客家宗祠的建筑风格,距今逾三百年历史。公祠三进四横,上、中、下三堂均保存中原府第的格局。

  中国近现代史上,客家英才辈出,这与客家人崇文重教有极大关联。事实上,高大肃穆、宽敞明亮的祠堂非常适用于教学场所。通过办学提高本族子弟的文化水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是提高宗族声望的捷径。也因此,客家宗族舍得花钱兴办学校,乡绅除了慷慨捐献,亦鼓励族人众筹,集腋成裘,聘请良师。

  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院院长林晓平认为,把祠堂用以兴办学校的做法,在清末民初达到高峰。

  甚至现在,仍有不少祠堂作为中小学的教学场所。例如,福建连城县庙前镇的杨氏宗祠“孔怀堂”占地面积数亩,在民国期间颇有名气的“连南中学”就建于此。

  祠堂在粤、赣、闽、台不同地方,又称家庙、祖堂、公厅。随着族人的开枝散叶,祠堂可分为宗祠和家祠。宗祠是大宗的祠堂,家祠则是兄弟分家,子嗣繁衍之后所建,用于供奉俗称“分房”的祖先。

未标明来源于“历史春秋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联系邮箱:6465372@qq.com;QQ:6465372

相关阅读